“学武同志,看新闻了嘛!”
景玉农从会议室外走了进来,路过李学武的时候拍了拍他的肩膀。
李学武回头看了她问道:“什么新闻?”
“就是内个计算机啊——”
景玉农由着李雪摆好了笔记本和水杯,侧身坐在了椅子上。
她蛮有兴趣地挑起话题道:“说是国内第一台晶体管大型数字计算机呢。”
“不算是第一台吧?”
李学武端起茶杯喝了一口,笑着说道:“五八年就搞了一台,五九年还搞了数字电子计算机。”
“说啥呢,啥是计算机啊?”
薛直夫从门口进来,笑着对两人问道:“跟门口就听你们聊的热闹。”
“高科技,比人的大脑更厉害的科技,”李学武解释道:“目前是应用于数学计算的方向。”
“比人脑还厉害?”
薛直夫不信地看着两人道:“那这玩意儿不也是人发明出来的嘛。”
“呵呵呵——”
会议室里的人都笑了起来,景玉农逗他道:“拖拉机还是人发明的呢,您还能跟它比力气啊?”
“我知道的啊,国内有各种型号的计算机几百台了。”
李学武放下茶杯,继续说道:“这玩意儿听着很神秘,其实原理很简单。”
“不过现在的晶体管计算机还有很多弊端,距离真正的行业应用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呢。”
“听说是有上百吨重?”
薛直夫可不是老古董,他是了解过相关科技发展的,这不就问露馅了嘛。
李学武点点头,用玩笑的口吻说道:“等计算机发展到笔记本这么大小的时候,就是真正广泛应用的时候了。”
“一百年以后再说吧——”
景玉农好笑地瞅了他一眼,这人白日做梦的样子还怪有趣的呢。
上百吨,压缩成一个笔记本这么大,用厂里的压缩机也压不成啊。
这不是白日做梦是什么,反正她是不信的。
“将要年底了,各行各业开始汇报工作了,”李学武并未在意景玉农的怀疑,笑了笑,岔开话题道:“报纸上全是表功表绩的。”
除了晶体管计算机的研制成功,高科技相关的新闻还有第一台自动化立体摄影机研制成功的消息。
“挺热闹的,大家都在亮家底吗?”
薛直夫抖开了带来的报纸,边看边说道:“今年的粮食大丰收,据说增产了10%呢,你们看这条消息了吗?”
李学武和景玉农听了他的话均是沉默了下来,脸上的笑意也消失不见了。
到底是真丰收,还是假丰收,谁又能知道。
李学武说过的,数据是人统计出来的,很有可能会骗人的。
你会相信GDP增长速度吗?
经济不好的时候竟然比经济好的时候增长的还要多,到底是谁在做贡献啊。
吃商品粮的他们感受不到粮食丰收还是减产,总不会饿了他们。
尹满仓来家里时说过,今年红星公社没有一家闺女是外嫁的,倒插门不老少。
房基地批了二十多处,不老少年轻人还想以投奔亲属的名义搬来村里住。
如果生活好了,谁又会倒插门,如果兜里有钱,谁又会撇家舍业的。
这年月,村与村之间,可没有那么亲近的关系,架炮对轰的都有。
看报纸,经济形势一片大好,农民大丰收,机械满地跑,工人辛勤劳动,人人发家致富……
你要是不信,自己看报纸。
-----------------
“呦!会议已经开始了啊!”
程开元走进来看几人的状态微微一愣,挑眉开了句玩笑。
薛直夫依旧捧着报纸,景玉农则是写着材料。
李学武真有心晾他一下子,又担心影响了管委会的团结。
所以,薛直夫和景玉农不言声,他得把这个玩笑接下来,不能撂在地上。
“来晚了吧,程副主任,”李学武微微一笑道:“读报会已经开始了。”
“哈哈哈——”程开元倒是领这个情,笑着说道:“你瞅瞅,我就说早点来,一忙起来就耽误事。”
薛直夫一贯的冷面孔,从主管纪监工作的时候就是这样,他倒是没在意。
至于说景玉农没给他好脸色,那就更不用在意了,没骂街就算是好的了。
他是相当的识趣,这屋里能跟他说话的,只有李学武一个。
“这是读到什么新闻了?”
程开元瞅了薛直夫一眼,对李学武问道:“怎么这么严肃的表情呢?”
“下个月的广交会嘛——”
李学武胡扯八扯的,嘴里没有一句准话。
程开元稀里糊涂的问了,他也就胡说八道地回答了。
屋里正做准备工作的几个秘书嘴角一扯,互相对视一眼,差点乐出声来。
李副主任这扯淡的功夫真是一绝啊!
“广交会怎么了?”
程开元真没看出个数来,端起茶杯问道:“不是早就定下来不参加的吗?”
“咱们是没想着参加,”李学武解释道:“这不是想着请外商来做客嘛。”
“哦——”
程开元了然地点点头,他是主管生产工作的,这事不归他管。
不过他以前的秘书是现在的对外办主任张士诚。
所以他不由得好奇问道:“没人愿意来还是……?”
“如果没人来就不用这么愁得慌了,”李学武搓了搓脸,说道:“去年在这挣了钱的,今年要来更多的人呢。”
“我是愁怎么接待是好呢。”
“……哦,呵呵,好事啊!”
程开元知道了,这是特么耍自己玩呢,根本就不是这么回事。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