桌上摆着一瓶新鲜的腊梅, 宛遥从医馆借了几本草木集, 正在窗边翻看。
项桓则坐在对面批文书。
满室静谧的时候, 门口传来一阵轻叩。
她抬起头, 亲卫手持两支水仙和一张信纸在外求见, 掐指一算, 按理说今天还不到收花的日子, 宛遥刚觉得有些奇怪,他便将东西恭恭敬敬放在了项桓的面前。
“王爷,这是给您的。”
“知道了, 你下去吧。”
他将笔一搁,信手拈着花在指尖打转,余光悄悄往宛遥那边瞥, 见她果然不经意望着自己, 于是将嘴角牵出弧度来,扬眉显摆道:“怎么样?现在也有人给我送花了。”
宛遥见他得意的样子, 轻飘飘收回视线, 继续看书, “又是你自己让人准备的吧, 幼稚。”
“你还别不信。”项桓不跟她一般见识, 慢条斯理的拿花戳在信纸上, “你相公我平日也是挺招人惦记的。”
“是挺招人惦记。”她翻过一页,头也不抬,“当初长安有多少人惦记着找机会揍你一顿, 只怕能从钟楼一直排到御街。”
项桓挨她一阵嘲讽, 抿抿唇讨了个没趣,“那都是小时候的事儿,我现在早就不怎么惹是生非了。”
宛遥夸张地哦道,“十八岁原来是小时候啊。”
“……”莫名觉得自己媳妇现在越来越蔫坏,他坐回去,“算了,你就是对我有偏见。”
说完愤愤地掀了几页,将那叠文书翻得哗啦啦作响,开始奋笔疾书,也不知道写了些什么。
宛遥朝他那边望了一眼,不着痕迹地笑了笑,接着往下记录。
天气渐渐转凉,日子仍旧过得有条不紊,然而令人意外的是,那神秘的送花客竟非常殷勤,一天不落,竟比每月初从不迟到的人还要积极。
而东西倒也别出心裁,除了花,偶尔也有香囊、玉佩、吊坠,各色的小玩意儿,但一封酸不拉几的信总不会少,里头的诗囊括古今,纵横四海。
物件不一定都能交到项王的手上,他忙起来的时候没功夫看,吩咐让亲卫自己随便处理掉,一晃眼大半月过去了,对方也不管他收没收到,每日照送不误。
时间一长,连宛遥都开始觉得有点奇怪……按理说,项桓应该不至于干出这么无聊的事才对。
他偶尔虽不太着调,但分寸还是有的,纵然开玩笑也不会折腾那么久。
这天宛夫人略感风寒,她恰好从宛家回来,途径王府偏门处正瞧见门房拿着一张熟悉的信纸和一道平安符递给项桓身边的亲卫。
侍卫抖了抖单薄的“情诗”,两人有一搭没一搭的交谈。
“王妃。”
见她走过来,二者都不由自主地整理好衣冠,饶是门房也显得颇为局促,将手来回在衣摆上擦了好几下。
王妃和王爷的气质不大一样,端庄温婉,干净清澈,实在是个让人见了,总忍不住想要审视自己仪表的姑娘。
宛遥略一点头,目光落在他手中的物件上,“这个是……”
“哦。”亲卫忙道,“就是每天送给王爷的那个,我正要拿去扔掉。”说着还十分发愁地向她抱怨,“都给那个臭卖花儿的说好几回了,让他别拿来,别拿来,他偏偏不听。”
“我看看。”她展开那张信纸,上头字迹清隽,誊的是首古人诗,“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
亲卫在边上打量她的表情。
宛遥瞧到最后,居然还有署名:“深山含笑?”
她随口问:“每天都是什么人送来的?”
后者赶紧道:“就西市边常挑着个担子卖花的小孩儿,问他呢他自己也不清楚,说是一个老乞丐交给他的,这里头指不定还辗转多少人。”
末了很是上道儿地问宛遥,“如果要查,肯定是能查到,王妃倘若有吩咐,属下一定尽心竭力。”
深深看着对方眼里那股燃烧的八卦之魂,宛遥艰难地扯出半个笑,委婉推拒:“……这倒不用了。”
想了想又好奇:“你知道……为什么会有人平白无故给王爷送东西吗?”
亲卫思索片刻,很快尽职尽责地给项桓贴金:“大约个把月前,咱们王爷在街上路见不平,大显身手,教训了一个非常凶悍的地痞,那出手利落得,满场拍手称快啊——从这之后便有人来示好了。我猜,多半是在场的某个人仰慕王爷的英姿,所以偷偷摸摸送东西。”
宛遥闻言微微颦起眉,若有所思地颔了颔首,双目一转,见他另一只手还拎着坛西凤酒,味道香醇,应该是陈年佳酿。
她有些讶然:“还送这个?”
“那可多了,送吃的送玩的,每天不带重样。”言罢,又怕她多想,亲卫忙补充,“不过最后都是便宜了我们,王爷没碰过。”
回房这一路上,宛遥都有点心不在焉。
她在“项桓怎么可能会有人惦记”和“项桓居然会有人惦记”这两个问题间徘徊了好几圈,不知不觉走岔了道儿,一抬眼竟停在了书房的小院之外。
曲折的抄手游廊旁种了不少绿竹与松柏,因此即便入秋了,这一片也还是葱葱郁郁的。
尽管隔得远,宛遥却依稀能听到空气里长锋呼啸的声音。
这样的声音她很熟悉,就如长安城的钟鼓声一般,是从年幼时一直听来的,带着岁月的悠长。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